6月29日,因為女兒一家中午要來,銀川市西夏區建欣苑小區24號樓居民張立蘭一早出門,準備去趟早市,給他們做頓豐盛的午餐。
退休生活充實、孩子生活幸福、鄰居相處融洽……一切都讓張立蘭感到滿足。這份日常的充盈,緣于她兩年多前拿到的等待了20年的不動產權證書。
“接過房本的時候,我的心終于踏實了。”張立蘭說。
建欣苑小區位于西夏區北京西路和文昌北街交叉路口,屬于單位集資房。張立蘭回憶,房屋建成后,大家都興高采烈地搬進了新房。沒成想,2006年單位破產后,建欣苑小區的規劃、驗收、質監等資料一概缺失,連同她在內的116戶居民無法辦理房產證和土地證。當時居民手頭關于自家房屋的所有資料,僅有單位開具的收據和一張入住通知書。
“這些年雖然一直住在這里,但辦不下來的房產證始終是我的一塊心病。”張立蘭多年的憂慮在2022年迎來轉機。建欣苑小區被列入2022年西夏區化解群眾辦證難歷史遺留問題小區名單后,在銀川市不動產登記事務中心和西夏區文昌路街道辦事處的積極協調推進及相關部門的協助下,建欣苑小區的116戶居民于同年年底完成了首次登記,為后續辦理個人房屋登記掃清了障礙。
17號樓住戶韓瑞嶺是建欣苑小區第二批拿到不動產權證書的居民。他至今記得,2023年1月25日的文昌北路社區二樓辦公室里人擠得滿滿的,銀川市不動產登記事務中心工作人員和社區工作人員流水作業,讓在場的居民都拿到了“紅本本”。“小區周邊學校、醫院、公園齊全,現在有了不動產權證書,我也能安心把房子租出去了。”韓瑞嶺說。
自治區自然資源廳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局局長岳永軍介紹,今年我區持續提供政策供給,重點聚焦土地或在建工程抵押、法院查封、債權債務糾紛等涉法涉訴辦證難題,開展城鎮住宅“辦證難”動態清零行動,確保非涉法涉訴問題全部清零,力爭涉法涉訴問題化解率達到30%以上。
“啃下硬骨頭”也是銀川市不動產登記事務中心西夏分中心負責人楊瑾慧今年的工作重點之一。“我們正在協調推進西花園小區2號樓、安居小區3號樓至10號樓的相關手續。”楊瑾慧說,這些樓棟或資料不全,或欠繳費用,都比較棘手。目前,西花園小區2號樓以及安居小區3號樓的4戶居民已經辦完手續,初步打通證件辦理通道。對其余樓棟,楊瑾慧坦言會根據具體問題逐個擊破,盡快化解這些居民的“辦證難”。
對石嘴山市自然資源和不動產確權登記中心受理登記科科長吳麗琴而言,富錦嘉園小區剩余的100多本涉及涉法涉訴的不動產權證書也是今年要盡可能啃下的“硬骨頭”。這個于2013年建成的小區,因開發商資金鏈斷裂跑路,致使購房居民一直辦不了不動產權證書。“小區首次登記、竣工備案等手續都不全。”吳麗琴告訴記者,在石嘴山市多個部門的反復溝通和協同推進下,富錦嘉園小區終于從2024年5月開始逐戶辦理不動產權證書。
大武口區人民路街道建設社區黨委書記李晶晶是親歷者也是見證者。因為富錦嘉園小區情況復雜,那段時間她和白文軍等居民代表在法院、法院執行局等部門之間來回跑。“居民湊錢聘請第三方機構做了房屋質量鑒定,隨后有買賣合同的居民先辦好了不動產權證書。”李晶晶說,目前該小區已經辦理約200本不動產權證書,剩余100多本不動產權證書因涉及涉法涉訴問題,街道、社區聯合不動產等部門正在積極協調解決,爭取今年實現清零。
截至目前,全區累計化解不動產“登記難”問題23.5萬戶,惠及群眾70.2萬余人。岳永軍介紹,我區自然資源部門在全力推動“辦證難”遺留問題化解的同時,全面推行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證”模式,確保今年全區50%以上新供地項目實現“交地即交證”,30%以上新建商品房項目實現“交房即交證”,從源頭上防范產生新的“辦證難”問題。(記者 張唯 陳瑤)